对抗还是融合? 互联网造车与传统汽车人最后达成了一致

原创 文/张玉硕 时间:2017-11-15 23:56

无论是投身互联网造车,还是扎根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方向转型,抑或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传播,都无疑是在为中国汽车的发展做贡献。

同样汽车工程学出身,一个投身互联网造车,一个带领传统汽车行业智能网联部门,一个则在汽车传媒行业浸淫数年,他们如何看待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角度不同,他们的思考又会发生怎么样的碰撞?

2017年 11月15日,主题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现状与创新”,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指导,清新汽车、清研车联主办,时代地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主办的第二期智轮行沙龙在广州举办。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夏珩、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网联技术部部长张雄、清新汽车首席分析师兼总编刘雄三位汽车人分享了各自的观点,来自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总监何照丹和中兴物联车联网产品总监向远茂则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的一环作出深刻解读。

夏珩:智能:网联 :汽车=6:3:1

作为互联网造车的弄潮儿,来自小鹏汽车的夏珩却称自己为“保守”。他坦陈,小鹏汽车从2014年团队成立起,以“三电一屏”(电机、电池、电控和中控屏幕)开发为切入点,进行互联网汽车核心系统研发,于2015年初开始进入造型及整车研发阶段。到2017年7月,通过与海马汽车的合作,使得小鹏汽车成为国内首家产品取得国家工信部产品公告的互联网汽车企业。从被质疑“PPT”造车到如今拥有500人的团队,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关于未来智能新能源汽车,他认为智能:电动:汽车比例为6:3:1,自动驾驶、网联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最重要部分。但是,就目前来看,汽车仍是最根本的,互联网造车需要补足汽车这个“1”,否则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至于小鹏汽车是否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夏珩表示,在安全、法律法规方面会严格遵守,但是在技术、用户体验等方面还是坚持向市场靠拢,不会片面跟随国家补贴或“双积分”等政策走。

张雄:传统汽车无需壮士断腕

作为夏珩的同门师弟,张雄认为自己虽然没有投身互联网企业,但传统车企完全可以学习互联网思维。他认为传统车企下定决心转型、保持对智能网联的触角很重要,但未必要像夏珩所说的传统汽车需要“壮士断腕”。

他列举了广汽集团与华为和腾讯签约的例子,表示,传统汽车可以通过与通讯、智能网联企业合作。广汽集团今年成立了广汽新能源公司,同时计划投资427亿元成立智能网联园区,其决心之大,绝对不亚于“壮士断腕”。

何照丹:安全在智能网联汽车中是第一位的

何照丹做了“汽车智慧座舱及发展趋势”的主题发言,他分析指出,从用户角度来看,营销是以客户为中心,研发是以用户为中心,他们一切以用户的体验来出发。讲到仪表盘和中控台,智慧座舱就是人机交互。

另外,他提到,在交互上面,新能源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它的用户情景、使用场景可能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的差别。同时现在很多车子设计的时候就是为网约车设计。传统设计的车是为驾驶人员设计的,当一个网约车来做人机交互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车子里面的核心使用者是网约车用户。网约车用户很多功能可能需要驾驶人员去提供服务,这时候就会发现共享网约车的汽车,分时租赁的汽车跟传统使用的燃油车是完全不一样。

他认为,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可能安全性是第一要解决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

第二是环保,现在有电动车,但是整个全链条是否低碳,需要做研究。比如说车子的回收处理方式,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第三是解决通行效率,真正解决汽车拥堵还是要使每个人占用的面积更小,或者是使用分时租赁。

第四,现在汽车是集大成者,各种跨界融合的方向。国家工程院也在做一个汽车强国战略,未来国家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会有很大的发展。对于未来,何照丹认为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应该是中国设计全球制造,中国品牌全球服务的。

向远茂:为啥中国人不为OBD车联网买单?

中兴物联车联网产品总监向远茂以“车联网在海外市场的探索”为主题,以中兴的车联网产品OBD为例,探讨中美接受度相差甚远的原因。

OBD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信息载体。以前在2G、3G时代,OBD只是一个数据传输。在4G场景之下,OBD可以提供数据流量服务。分享车联网产品在海外的探索,OBD产品在国内三大运营商基本上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在美国可以做成功。这跟他们的重视程度和市场推广策略完全不一样。

具体而言,价格也很重要。“在中国OBD价格为408元,而在美国只要48美元。美国有分期付款、流量补贴。第三个不一样在质量这块,美国比国内运营商要严格很多。对国内运营商来讲,基本策略是我这边提了一个什么战略,半年之内、三个月之内就要落地。这个项目不一样,我们在美国差不多花了两三年时间,花了大量时间做了测速问题,这也是跟国内不一样的地方。在美国做了6000辆车型的适配,这个在国内也是没有的。”

最终,几位嘉宾和主持人一致认为,当前,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甚至还有一些优势。未来中国的这个市场足够大,肯定是造车新势力与传统汽车共同在市场进行竞争。无论是投身互联网造车,还是扎根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方向转型,抑或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传播,都无疑是在为中国汽车的发展做贡献。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2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