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or长安谁能夺冠?自主三强集体亮后招

原创 文/石劼、徐进凯 时间:2017-08-10 20:39

虽然统计方法对排名影响显著,但最终还是实力见高下。

近半年的调整期之后,中国车市在6、7月份和天气一样温度节节攀升。无论是低线市场的扩张,还是房市降温改善消费心态,都在为汽车销量的回涨奠定基础。

而自主品牌“头马”的赛道狂飙,也进入了新一轮的比拼。从最新销量数据看,吉利、长安和长城三家仍然位于自主车企前三甲位置,含商用车销量均已破50万辆大关,王座归于其中一位并无疑问,悬念只在花落谁家。

三者之中,吉利的势头目前最旺,但它一定能在2017年登顶自主品牌吗?长安与长城的“后招”,在吉利如虹气势中渐渐亮出了锋芒,如是的争胜才更有看点。

两个榜单成迷局

在已经过去的7个月里,三大自主车企中,累计销量排名第一的既可以是长安,也可以是吉利。

这种看似矛盾的排名,是由不同的数据统计方式所决定的。简而言之:按照车企官方发布的数据,长安目前自主品牌销量最高;按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给出的数据,前7个月吉利、长城和长安销量分别是同比激增79.5%至622,303辆,同比增1.1%长至464,138辆,同比下跌5.4%至593,240辆,三强中吉利领跑,并且早在上半年便已夺冠。

这两种排名,其实数据最根本的来源都是车企,统计机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所采用的数据,全部由车企上报。那为何出现排名上的不同?答案是:这是由于销量覆盖范围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以吉利汽车为例,每个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都会在港股网站发布销量公告。而乘联会统计狭义乘用车时,之前一直将知豆、全球鹰(原康迪)和伦敦出租车(现改为电动车)销量纳入到吉利销量中,这就意味着乘联会给出的吉利销量明显高于官方发布的数字,同样是上半年累计销量,两个统计方法分别是550,191辆和530,627辆,差距将近2万辆。

好在自2017年7月起,这个差距要大幅缩小,原因是知豆和康迪销量从此被乘联会列表独立统计,但伦敦出租车仍然保留。今年7月,乘联会公布的吉利91,208辆批发销量和吉利官方公布的91,104辆,差异就在于104辆TX4。

而长城和长安则是刚好相反,乘联会数字小于官方所公布的“长城汽车销量”和“长安品牌乘用车销量”。对长城而言,由于风骏皮卡每个月为长城贡献约万辆销量,但非乘用车的身份被排除在乘联会狭义乘用车列表之外,于是乘联会列表中长城汽车的销量,要小于长城官方的数字,上半年分别为403,495辆和460,743辆,差距近6万辆。而长安官方数据是广义乘用车,前7个月比狭义乘用车多了5万多辆微客。

前文已经给出乘联会版本的排名,而按照官方数据排序,则排在第1位的是长安汽车,同比下跌4.8%至656,640辆;亚军吉利同比增长89.1%至621,731辆;第3位长城同比增长2.0%至529,806辆。

当然,可能有人会提出异议:官方数字中,长安数据为广义乘用车;吉利没有微面,广义和狭义统计不存在区别;长城包括了属于商用车的皮卡,不是同类数据不适合对比。这里考虑到未来皮卡渐渐解禁,向乘用车靠拢,因此《一句话点评》处理官方数据时,保留了长城的皮卡销量。

简而言之,乘联会数据对吉利排名有利,官方数据对长安长城排名有利。倘若了解这两个榜单的差异,自然就不会对两份不同的数字心生疑窦,因为它们都有可靠的依据。

全年桂冠存悬念

伴着SUV热潮的高涨,自主品牌的进阶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耀眼的一抹亮色,而谁能成为拔得头筹的优秀代表,则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问题。

按照乘联会榜单,吉利比长安和长城分别高出近3万和16万辆,以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有较大的概率成为2017年全年的问鼎者。而按照官方统计方法,则是长安比吉利和长城分别高出3.5万和13万辆,距离全年冠军宝座更近。那么吉利的“官方销量”有没有可能在剩下的5个月里追上长安呢?

首先回顾一下两家车企进入2017年之后的月度销量变化情况。

吉利除了1月和5月之外,其他月份都保持在8.5-9.0万辆左右。通常来说,2月份因为工作日天数较少、假日较多,车企销量往往会低于3月,但吉利情况恰好相反,2月销量比3月还高,脱离了“大小月”的传统轨迹。对吉利而言,新车产品力出众但产能不足,使得车辆供不应求,在完成扩产之前月销量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如果8到12月维持去年的水平,再考虑到领克001可能上市,最终吉利年销量可以突破110万辆的既定目标,计入领克、全球鹰和知豆之后有望达120万辆。

长安则是在1-3月销量高涨,在105到138万辆之间,随后拉开了“黑色二季度”的序幕,4月由于调整库存销量同比直降近一半,5月仍然暴跌,6月勉强止跌,但逸动/悦翔轿车系列疲软,CX70销量又迅速缩水,7月再度陷入滑坡。不过好在CS75这款SUV主力缓过劲来,凭借折扣优惠和2017款的冲击,7月份销量回升到1.48万辆。

“对于今年长安的自主品牌领导者第一的地位能不能保住的问题,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我对此充满了信心,原因就是长安今年采取的是前低后高的打法。”围绕全年自主第一,长安汽车副总裁龚兵这样表示。吉利高管则没有公开宣传“夺冠”一事,继续保持低调。

通过销量变化曲线,很容易看出长安属于“第一季度猛堆销量,第二季度调整库存”的打法,用接近腰斩的4月,掀起调整浪潮,给经销商喘息之机,自然在数字上吃亏。根据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所言,5月份是长安最后一个调整月份。如果在下半年长安开始恢复,尤其是第四季度购置税2.5%优惠即将结束的又一轮刺激,或许能让长安一定程度上重温2016年那个疯狂火热的下半年。

由于2016年8-12月长安品牌乘用车销量近60万辆,即便今年同期下跌到50-55万辆,加上前7个月已经达成的65.6万辆,都足以和吉利的115-120万辆预期值抗衡。当然,长安目前产品老化、相对实力下降的问题毋庸讳言,7月继续下跌或多或少暗示了这方面的因素。

在新车的“后招”层面,三家车企都打出了分量不轻的牌:长安凌轩、CS55刚刚上市,吉利远景X3则是开始预售,长城Wey VV7更是已经开始发力。CS55据悉上市12天订单破万辆;吉利高管称,内部预计远景X3或可实现月销万辆;VV7业已突破魏建军最初的五千辆目标,按照订单看冲击万辆也有胜算。抛开“报喜不报忧”和夸大因素,三家都有冲量重磅新车发力,这使得桂冠角逐更趋于白热化。

总体来说,从官方统计口径计算,长安和吉利都有可能坐上2017年自主品牌销量头把交椅,吉利的向上势头和长安的雄厚基数形成了犄角对垒的局面。而长城或许在销量上有一定差距,但单车价格和利润则凭借Wey的抢先布局从中获益。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7年有望成为自主品牌销量榜洗牌的转捩点,然而,眼光长远的车企必定不会局限于一年一月的得失涨跌。况且,每个月销量数字起伏的背后,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决定因素——整个体系的总实力。因此,三家车企的“后招”并不仅仅是CS55、远景X3、VV7等几款新车,能够影响的亦非局限于2017年,而是长远。

在2003-2016年自主前三强榜单上,能够攀至高位者全部都是借助了更为宏观的因素和战略:

·2003~2008年,三强为夏利、奇瑞、吉利,前期主要依靠“抢占先机”的打法占得市场份额,到2005年之后,夏利由于产品更新迭代缓慢,被能够放眼海外的奇瑞后来居上;

·2009~2012年,三强为奇瑞、比亚迪、吉利,A00级微车市场兴盛,奇瑞QQ、比亚迪F0、吉利熊猫和长安奔奔皆为一时豪杰,比亚迪通过逆向卡罗拉打造出F3,率先挺进A级家轿市场;

·2013~2016年,三强席位变更剧烈,2013年长城凭借SUV优势首次夺冠,长安受益于逸动等外观设计在当时领先的新车,成为三强中的新贵,奇瑞吉利则因多品牌战略失败,2013-2014年先后跌出自主三强;2015年,长安依靠最全面的布局,自此领跑自主,长城单线作战却因SUV热潮持续摘银,吉利倒是在新战略下回归三强。

以史为鉴,如今的自主三强,后续大招也都是更为宏观和紧跟时代的策略。

对长安来说,“轿车+SUV+MPV”的全方位布局有利于提高稳定性,以及发现新蓝海的概率。根据《一句话点评》统计,长安如今SUV对乘用车的销量贡献刚好超过50%,而轿车则力有不逮。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长安从逸动、睿骋CC等开始,将对一批轿车车型更新换代,可以视为“轿车复苏战略”。“智色双旋”的新设计理念显示出长安终于意识到这一批产品外观需要更新,但从已经发布的概念车看,似乎还需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干货,避免与其他品牌已有车型雷同。

劲头最猛、气势最盛的吉利,在SUV方面从“补课”到“扩大战果”,最近几个月SUV占吉利乘用车销量比重已经连续破50%大关,前7个月总体水平达到了46.5%。如今最大的瓶颈——产能,也在通过春晓基地扩产、湘潭新工厂投产新能源SUV等规划得到解决。至于年底上市的领克001,更是将通过新品牌推进集团的高端化战略。

即便2017年可能与冠军再度无缘,即便被业界称为“一条腿走路”,长城在深耕SUV和部分区域市场的渠道优势依然让其他车企难以企及。基于哈弗H6,哈弗M6向下;基于哈弗H7,魏派Wey VV7向上,这样的两路进军打法将为长城赢得更多空间,至少VV7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不但超目标完成任务,还突破了一线城市本土居民的消费壁垒。将有限的技术资源最大化利用,这是长城的独到之处。

伴随长项、大招的则是瓶颈、短板与风险。长安能否在新设计理念中再现逸动问世时的领先地位?轿车薄弱环节如何填补?长城怎样避免车型兄弟阋墙?吉利、如何在扩产过程中确保供应链管理、熟练工、销售渠道等都匹配?

仅以吉利供应商管理来说,有业内知情人士向作者透露:“即使零部件运到吉利的工厂,供应商也不能立即得到货款,只有吉利将零部件完全用在车上之后,吉利才会为其结算款项。”这一做法将增加供应商的负担,可能引起负面情绪,从而带来风险。

从长安、吉利到长城,这批自主车企中的优等生谁能领跑,往往其长处会被聚焦更多的目光,短板倒容易遭到忽视;落后者则可能弱点被舆论所放大。所幸的是,以吉利为代表的车企即便在最顺风时依然保持了审慎谦逊,而这是持续改进砥砺前行的前提。

2017年,长安、吉利、长城谁将最终夺冠?这条金腰带分量很重,但某种意义上,又不那么重要。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