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混动车缺口,又被我们扒开了

而且,各类混合动力汽车均未被纳入此次关税调整范围。

面对欧盟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日益严格的关税政策,中国汽车制造商寻得破局之策:集中力量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与出口。令人注目的是,各类混合动力汽车均未被纳入此次关税调整范围。

近期报道显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已调整战略方向,将目光投向欧洲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而非原先的电动汽车领域。同时,他们正积极布局,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推出更多混合动力新车型,以满足市场需求。

欧盟最近将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提升至45.3%,意在保护其国内汽车行业免受中国汽车制造商大规模进口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然而,这一政策调整并未涉及混合动力汽车,因此为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在欧洲市场持续发展的机会。

在电动汽车关税方面,不同制造商所面临的税率存在差异。具体而言,比亚迪需承担17%的关税,吉利为18.8%,国有上汽集团高达35.3%。此外,所有进口电动汽车还需额外缴纳欧盟统一的10%汽车进口税。

对于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如宝马、大众和特斯拉,他们分别面临20.7%、20.7%和7.8%的关税税率。显然,选择出口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了一个有效的避税策略。

尽管现行的关税政策会对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等品牌造成一定影响,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业在欧洲市场的扩张步伐不会因此而停滞。相反,他们将通过混合动力汽车这一新突破口,继续在欧洲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混动车型跃升新增长点

为了削减关税带来的负担,部分汽车制造商已经将生产线和组装环节迁移至欧洲。分析师观察到,中国汽车厂商正积极调整战略,转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生产,以此规避欧盟针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BEV)新实施的高额关税。

据其预测,今年中国对欧洲的混合动力汽车出口预计将增长20%,并在明年进一步提速。

今年10月下旬,欧盟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了高达45.3%的关税,作为对欧盟委员会所称的不公平补贴的回应。数据表明,自2023年10月起,受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反补贴调查影响,一些汽车制造商已开始调整其欧洲市场战略,这使得混合动力汽车的出口变得愈加重要。

作为纯油车和纯电车之间的经济折中方案,混合动力汽车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10月期间,中国对欧洲的混合动力汽车出口量同比激增超过两倍,达到65800辆,成功逆转了年初及2023年前期的销售颓势。

受此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对欧洲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已提升至18%,相较第一季度实现翻倍。相应地,电动汽车的出货量占比则从同期的62%下降至58%。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趋势有望在未来持续加强。

凭借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国去年已成功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并正持续加大其出口力度。考虑到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欧洲市场对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进口量的增加,欧盟委员会尚未立即回应相关置评请求。然而,随着通胀率不断攀升,消费者对具有高燃油经济性和价格实惠的汽车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中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商有望打破由欧洲和日本企业主导的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格局。

比亚迪已经向欧洲市场推出了其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Seal U DM-i(国内版命名为宋PLUS DM-i),直接挑战大众和丰田等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该车型采用了极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起售价仅为35900欧元(约合37700美元),比大众畅销的PHEV车型Tiguan低700欧元,并较丰田的C-HR PHEV便宜10%。

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向欧洲市场推出更多价格实惠且能吸引成本敏感型消费者的车型选择,该领域有望展现出更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比亚迪还计划在其匈牙利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尽管面临高达35.3%的电动汽车附加税率,上汽集团仍打算为欧洲市场推出配备多种动力系统的汽车产品。同时,吉利汽车旗下的领克品牌也已向欧洲市场推出了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今年,日本汽车制造商同样在抓住欧洲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增长机遇,并解决其在中国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例如,尽管本田在今年前9个月在中国的汽车销量下滑了29%,但它仍从中国向欧洲出口了两款传统混合动力汽车、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一款纯电动汽车。

尽管中国出口的增加可能会引发欧洲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激烈价格竞争,但一些专家警告说,中国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以避免触发欧盟的新一轮关税措施。

 纯电市场成为“老大难”

在纯电领域,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进军步伐正面临新的阻碍。随着新关税即将在10月份落地,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交付量出现了下滑趋势。

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旗下的MG品牌以及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注册量占比已经降至8.2%,相较于9月份的8.5%呈现下降态势,且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市场份额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自今年7月份以来,其在欧洲市场的扩张速度却明显放缓。这一变化与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高达45%的临时关税密切相关。尽管经过数月的谈判与规则调整,但新增关税最终在10月30日正式实施。

市场分析师指出,与6月份(原定关税生效日期之前)相比,中国汽车制造商在10月份的销量并未出现预期的大幅增长。他们预测,随着关税政策的落地,11月份的市场情况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目前,尽管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讨论仍在继续,但双方在以价格承诺取代关税的协议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此背景下,比亚迪却继续加大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力度。据悉,比亚迪在过去三个月中连续两个月实现了销量超越MG的佳绩,而MG长期以来一直是该地区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根据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比亚迪10月份的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超过一倍,达到了4630辆的亮眼成绩。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比亚迪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包括高调赞助夏季体育赛事、加强在欧洲地区的高管团队建设以及从欧洲竞争对手如Stellantis等公司挖角优秀管理人员。

然而,与此同时,MG品牌在10月份的交付量却遭遇了56%的大幅下滑,仅交付了3846辆汽车。尽管如此,在今年前10个月中,这个前英国跑车品牌依然以63895辆的注册量稳居榜首,几乎是比亚迪的两倍之多。

此外,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不断升级,汽车行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例如,奇瑞汽车已经推迟了在巴塞罗那翻新工厂并开始生产电动汽车的原定计划。而在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承诺征收更多关税的背景下,这一趋势似乎还将持续发酵。

为了缓解欧洲本土汽车行业对中国车企的担忧和抵触情绪,中国制造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在欧洲建立本地工厂、寻求合作伙伴以及构建完善的供应网络等。

然而,本月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的申请破产事件却凸显出了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强大实力和领先地位。这家曾被视为能够挑战中国电池市场霸主地位的瑞典公司,其背后最大的股东竟然是大众汽车集团。

今年以来,欧洲整体电动汽车市场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由于德国等主要国家减少了用于刺激需求的补贴政策,导致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打压。同时,包括大众和宝马等西方品牌进口的所有中国产电动汽车都需要缴纳额外的欧盟附加关税,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作为欧洲汽车制造业的巨头之一,大众汽车目前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由于公司计划削减成本以应对市场低迷,本周该公司员工纷纷举行了罢工抗议活动。而在周五,大众汽车更是驳回了工会提出的旨在避免工厂关闭的建议方案,认为这些建议根本无法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10月份电动汽车注册量实现了6.9%的增长,但今年以来整体市场仍然下滑了1.7%。随着各国政府逐渐将资金从电动汽车领域撤出并转向其他投资领域,欧洲汽车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大众汽车甚至开始考虑关闭位于德国的一些曾经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工厂设施,而Stellantis则已经以欧洲销量下滑为由削减了意大利菲亚特500电动汽车的产量计划。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9日 下午12: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9日 下午1:57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