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WEY的品牌高端化之路并不明朗

原创 文/林嘉浩 时间:2016-12-05 8:04

自主高端品牌如果持续地失败,将拿走中国品牌集体的公信力。

说起皮埃尔•勒克莱克,在中国可能几乎没有人知道,但如果说起宝马品牌的X6、3GT、M3、M4、X5M以及X6M可能很多人心中都会想起几个字,一个是好车!另一个可能就是好贵!没错,这些车型都代表着宝马这个豪华品牌的最高端的设计、制造工艺,而皮埃尔先生就是主导设计它们的灵魂设计师。

那为什么要开篇说这位世界著名汽车设计师呢?在2013年,长城汽车便把这位著名设计师招入麾下,皮埃尔成为了长城汽车的副总裁兼设计总监,主导旗下哈弗品牌以及高端豪华品牌WEY的设计。

在今年11月,广州国际车展前夕,WEY品牌正式发布,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自己的姓氏冠之,意在已自己的姓氏作为赌注,做好这个中国新豪华SUV品牌,同时皮埃尔的亲自站台讲解,也都表达了WEY对于长城汽车甚至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性。

因为15-20万之间,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自主SUV品牌的“价格天花板”,在这一区间,长城也曾利用高端车型H8、H9上攻过,但是每个月边缘化销量,让这一价格区间仿佛被诅咒了一样难以突破。站在大哥H8、H9的肩上,WEY的出现又胜算几分?

升级版性价比

不得不的否认,W01和W02已经没有了模仿和逆向开发的影子,不管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饰做工,都超过了现在的市场主流的自主品牌SUV。但15-20万的价格区间,被誉为是自主品牌的顶端,在这个区间有很多占领市场许久的合资品牌,那WEY在于他们争夺市场时优势在哪里?

关于此,皮埃尔告诉《汽车公社》作者说:“对于合资品牌,WEY的优势很明显,首先,WEY品牌的先头两款车型从外观上来看都富有设计感有了豪华品牌的气场。其次,在内饰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设计,并且使用更高级别的材料,配置上WEY也会配备市面上15-20万的合资品牌SUV上所不会搭载的先进科技配置。”

皮埃尔的这段话能让不少人看到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希望,至少中国品牌也在从外观设计和内饰甚至配置上去做出改变。但是车水马龙的广州街道上,满街的本田、丰田,不难发现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则是横在WEY向上之路上的一道杠。

静下心来,从车展这几天的感受和同行交流以及结合皮埃尔先生所说,其实不难理解,WEY相比其他自主品牌车型,就是能给于消费者更多。除了外观设计,WEY能给予消费者15-20万合资品牌SUV所给不了的配置,WEY能给15-20万合资品牌所给不了的内饰用料,让消费者能够体验15-20万合资品牌所不能提供的豪华感。更有甚者认为,WEY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说其实就是另一种堆配置,只不过是站在了消费升级的角度上去看待了这种性价比。

苹果凭借独特的IOS系统,成功俘获了消费者的芳心,这就是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华为之所以能从安卓手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坚持自己的设计和研发,有自己的技术积累,推出的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才有资格与苹果正面竞争。

说回来,汽车品牌也是一样,如果仅仅依靠堆配置,没有核心的竞争能力也很难带来销量上的提高,就算有,也无法带来消费群体的沉淀,H8、H9就是很好的例证,面对15-20万合资品牌的坚守,消费者依旧会觉得定价在15万元以上,甚至20万元左右的自主品牌,很不值得,再好的产品,也难过品牌关。

高端路需要体系和技术基础

如今,中国品牌的高端化似乎成为了潮流,吉利、长城、北汽、广汽等,都在走高端化路线。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肖勇曾在接受本文作者访谈时表示:“自主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品牌向上是必然的趋势,面对合资品牌价格不断下探,自主品牌能做的只有两点,继续价格下探退让三尺,或者奋起向上突破重围。”

吉利、长城、广汽选择依靠自己现有车型打出的口碑,再凭借更大气和优雅的设计、更加丰富的配置、更加严格的制造工艺和品质管理,打造“更好更贵”的车型。其实,制造更好更贵的车,这一路径没有任何的问题,这是一个品牌发展的必然阶段。但一提到中国品牌造豪华车,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消费者,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愿意掏更多的钱买它吗?

1983年,丰田推出雷克萨斯,一则发动机上放红酒杯的广告让全世界都知道了雷克萨斯不仅仅是更高级的丰田,更是追求丰田极致的产物,在制造工艺、品质管理、零部件要求以及细节追求,都远远高于丰田,也让雷克萨斯成功在全球站稳脚跟,但是支撑雷克萨斯的是1934年以来这50多年的技术积累,是当时丰田全球每年300万辆的销量。

现在的吉利和长城都面临这一个关键问题,两家产销规模都还没有上百万辆,在技术上更是没有足够的积累,从现在就开始往更高端的品牌进军,前景并不明朗。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就算LYNK&CO有沃尔沃的背书,会比WEY占据一点优势,但或许他还是有点过快,至少年产销得过百万辆才行。

从1985年上海大众正式成立,中国近代汽车工业才能算是进入发展的轨道,虽说到现在已经30余年,但是与欧美、日本等百年汽车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在汽车这个注重技术发展的行业中,技术的传承、积累、发展、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国内汽车品牌在专业人才的培训和技术积累上,距离全球性的汽车品牌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汽车行业还缺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拿得出手的车型。就算自主品牌销量领先的车型和品牌,哈弗H6仍然逃不过逆向开发本田CR-V的桥段,吉利早年复制丰田,收购沃尔沃和澳大利亚DSI公司,虽然近几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仍然无法独立生产一款性能优良的变速箱,这样看来,中国汽车品牌还有长足的差距。

不得不承认,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以及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蛋糕还是很大,中国的高端品牌也确实会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保持可持续发展,并且不断做大,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是重中之重,靠渠道可以在几年内卖好车,但是想要一直能够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想要产品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可以媲美合资品牌,一代车型超过6、7年的时间,技术必不可少,而这些并不是聘请一位著名设计师都能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不缺少投机者,真正缺少的是专注的公司,曾记得一位匠人说过:“选择了一个事业,就必须全心投入到这个事业中,千万不要有怨言,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别人敬重的关键。”而这些,正是现在中国汽车企业所缺少的。或许中国汽车企业在走高端化的路上,应该更慢一点,走得稳一点,因为这种持续的失败,将拿走中国品牌集体的公信力。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1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