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牛街道”探访录:平凡如往繁华如新

原创 文/孙柏 时间:2019-06-05 9:57

“时代成就了我们。”

在航班因阴雨延误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一行四人终于赶在下午一点时刻踏上了深圳的土地。当杨浦刹车王跟我们戏谑,“川普曾说中国的机场像发达国家的规格,而美国的机场就像第三世界的一样”;第一次来到这座陌生城市的我,则在感觉深圳的机场与上海的机场的差异,同时我发现深圳的机场似乎走不到与地铁连接的那头。

然而我错了。深圳的地铁站的豪华程度堪比机场,而由于站内路程太长则配备了步行电梯,以至于给我一种身在机场的错觉。而当我迈进深圳的地铁车厢,“哇~真豪华啊!”,这种不经对比的感叹几乎脱口而出。在同事的插科打诨中,地铁外的绿化疾驰而过,让人觉得这是一座惬意的城市。

但是,出来南山区3号口扑面而来的潮湿热流打了我个措手不及。正在建设的钢筋混凝土,掺杂在一些高楼大厦间轰鸣着;在前往粤海街道的路上,人行道上的摩拜小黄三三两两,或丢弃在灌木植被里,显得有些杂乱无章;而在宽阔的六行道或四行道上,竟未见非机动车道,这让骑着摩拜与汽车擦肩而过的我们有些心惊胆战。但越往粤海街道方向行走,周围的环境也更显得平平无奇。

粤海街道所在的粤海面积很小,仅有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更少,只有区区20万人。但就是在深圳这样的一隅,粤海街道被称作“深圳最牛街道”:孵化了87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秒杀中西部大部分省份;诞生了马化腾、许家印两位全球华人首富,掌控的资产富可敌国;创造了2,509亿元以上的GDP,可跻身全国“城市”前100强。

平淡无奇,却深不可测

在这个号称“开车绕一圈10分钟”的地方,着实让我们在导航下迷失了方向。在粤海街道宽阔的道路两侧,每隔一小段路就有座高大的写字楼,走在哪儿都像一个样。当我们站在创业路询问悠闲路过的本地人时,有的人能为我们指明方向,而有的人反应则是“并不清楚”。连有些本地人都“摸不透”的粤海街道,可见其低调性。

但让人不容弄小觑的是,近期被美国盯上的几家科技企业,华为、大疆,以及此前的中兴,都曾是在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办科技园社区的管辖范围。也因此网上流传着一则段子:美中贸易战实际上是由美国发起的与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办之间战争。

连曾经名噪一时的北京的中关村都已经无力与之争宠,深圳的粤海街道可谓是容易让人忽视的强大存在。在路过文心三路的时候,随便走进一家30多层的写字楼,仅在这个叫“天利名城”的写字楼内,就孕育着接近140家大大小小的创业及上市公司。

当走近位于29层的博通公司,中规中矩的玻璃门阻隔了屋内的视线。本以为是个并不大的办公处,但推开门进入后,一个非常明亮宽敞且有序的办公区给大脑形成了落差感。就如同我们所感受到的信息反差一样,在这个无数个小小门后,竟然催动着粤海街道2,509亿元的GDP,占据南山区5018亿元GDP的一半(2018年)。

而数据统计,目前办公地点在粤海街道内的A股上市公司共79家,总市值超8000亿元,其中迈瑞医疗、中兴通讯两家公司市值超过千亿,还有康佳、创维等一众实力不容小觑的科技公司。79家A股上市公司2018年总营收为4,13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广东省2018年GDP总量的4%。

除了A股上市公司以外,粤海街道还有6家美股上市公司和17家港股上市公司。其中,美股上市公司包括迅雷、腾讯音乐等,总市值接近1,860亿元;粤海街道的港股上市公司以腾讯控股和中国恒大领头,17家公司总市值约3.2万亿元;营收总和超过8,800亿元。

截至到今年4月底,A股、H股和美股上市的深圳市粤海街道办上市公司有多达112家,总市值达到了4.85万亿元,而杭州市全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5.3万亿元,广州为2.33万亿元,南京为1.25万亿元,重庆为6,313亿元。此外,据《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称,深圳共有14家独角兽企业,其中13家企业均为南山企业。

遍地开花的创业及上市公司为粤海大道笼上了一层极具价值的光环。仅在海德一道附近的房价,就已经达到十几万一平方;而在全国城市的房价排名中,深圳赫然名列第二,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三位的则是上海。巨大的经济效应使得深圳走在中国的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

是什么铸就了“最牛”

30多年前,粤海还是一片滩涂,经过岁月的流转,已发展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聚集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新型高端社区聚集区。而在这个神奇的港湾里诞生、成长走出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大族激光、迈瑞、达实、金蝶、华强文化等上市公司。

同时,作为最早一批改革开放的试点,深圳在经历了40年的发展后不仅有着一线城市的物质与经济水平,更有着二线城市继续升级与发展的活力与潜力。在2019年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中,深圳位列前三。南山区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正在拔地而起,奋力建造,尽管夹杂在城市高层建筑中的大厦骨架和吊塔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成为深圳特别的风景。

尽管深圳是一线城市,但它并不像上海这样走在时尚的浪尖上,也不像北京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而是紧抓机遇,大力落实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政策。“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独特的区域条件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下,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5月25日的深圳技术峰会上表示,加强人才的吸引力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打造湾区,尤其是深圳的创新能力。但是人才的吸引依靠什么?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实力,也要考虑更加现实的生活问题。

仅从粤海大道一带来看,其产业的分布非常有趣,确切来说并不是形成单独的产业区,而是与居民住宅楼相互穿插,附近餐馆、游泳馆、商厦等生活娱乐区一应俱全,容易让工薪族形成一个非常开放的工作环境。这样便捷式的产业布局直接作用在工薪族身上。当下午五点半左右,衣着朴素的工薪族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脸上洋溢的笑容在一线城市并不容易看到。

据2018年数据显示,粤海街道总人口约30万人次,其中户籍人口约22万人次,粤海街道乃至整个南山区以科创业务需求为主,所吸纳的也是大批中高端、精尖人才;南山的人才总量超过110万,约占从业人数总量83%,其中博士1万多名,硕士近10万名,去年深圳接收应届毕业生10.8万人,过半落户南山。

大量的人才纷纷涌到深圳,得益于深圳开放与包容。这种开放与包容在行驶的车流中也有所体现:象征财富的超豪华品牌频繁闪现、多如牛毛的路虎、保时捷充斥于市、就连德系都在此与日系品牌分庭抗礼时,自主品牌比亚迪也以出租车的身份在川流不息的车辆中不卑不亢地驶过。

作为一家典型的民营企业,比亚迪在深圳从零起步,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源,但其却凭借自身不屑的努力成长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这不单单是比亚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深圳市包容发展的结果,正如比亚迪的董事长王传福在深圳特区成立38周年时感言,比亚迪的成长更多的因素归功于深圳市开放的政策和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是“时代成就了我们。”

的确,大时代的跨步发展为深圳的崛起创造了可能,而深圳开放包容的发展态度又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保证,这或许是深圳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今大时代仍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开放包容的深圳却也从未停止自己的探索的脚步,再度发展跨步向前。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7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