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长城,or东风广汽,都吞不掉菲亚特

原创 文/丁钰、石劼 时间:2017-08-15 9:10

​光靠收购,买不来强大的汽车产业,何况消化吸收一家菲亚特级别的巨头,目前还没有那个胃口。

“买买买”的财大气粗形象,似乎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背景下的写照,汽车行业也在这种映射的覆盖之下未能例外。“钞票在手,天下我有”的得意背后,则是“除了钱,其他都极其匮乏”的哀愁。

只是在资本的狂欢盛宴之下,苦恼或许可以被忘怀。然而,甚至连这份简单粗暴的满足,也需要在现实面前转为冷静的三思。譬如,中国车企有没有能力吞掉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FCA)这样的跨国巨头?外媒此次直接点名东风、广汽、吉利和长城,指出这些公司可能考虑收购FCA。

只是,大型跨国收购,并非讲述一件激动人心的故事抑或在协议上签字那么简单。以目前中国车企的“胃口”来看,恐怕所遇到的困难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收购FCA,为何又点名中国?

《美国汽车新闻》披露称,就在2017年8月份,中国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不止一次报价,欲以稍高于市值的价格收购FCA。但是消息人士透露,因报价未达到FCA的期望值而惨遭拒绝。

与此同时,其他消息来源显示,多家中国大型车企正各自评估FCA的潜在并购情况。甚至其中一家中国车企上周与美国并购集团代表接洽,探讨可能的收购交易。一名知情人士透露,FCA高管曾来华与长城汽车方面会晤,中方代表团上周还飞往FCA位于密歇根州奥本山的总部。

究竟有哪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打FCA的主意?这个名单目前还不能确定。不同的消息渠道指向了多家车企,诸如东风汽车公司、长城汽车、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及FCA在华的合作伙伴广汽集团。但就媒体掌握的信息看,这四家车企都还没有同FCA正式展开谈判。至于到底哪家或者哪些车企会继续推进收购,乃至最终成功将FCA纳入彀中,则还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车企到底会以怎样的方式收购FCA?同样存在不确定性。从已有传闻看,基本上都是整体收购,不过据悉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两个高端品牌可能未来将仿照法拉利独立出去,高盈利品牌Jeep和Ram品牌,以及克莱斯勒、道奇和菲亚特则在出售之列。这种方式,可以使FCA母公司——阿涅利家族控股的Exor集团收益最大化。

外媒还推演称,倘若收购成行,则美式SUV品牌Jeep将被第三次转卖:1987年AMC被克莱斯勒收购;1998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Jeep等于被德系车企所有;2014年菲亚特完成收购克莱斯勒,自此属于意大利/荷兰企业麾下。未来,Jeep能不能“姓中”?在答案最终揭晓前,中国对SUV乃至Jeep品牌的喜好却是显而易见。

除了Jeep品牌的吸引力,FCA全球销售和制造网络,按照中国政府设下的收购标准,也都令中国企业向往。中国政府出台了境外投资指南,鼓励制造业收购国际资产以吸收技术与经验,加速壮大步伐。FCA在全球拥有162家组装、配件、冲压和机械加工工厂,以及87家研发中心。北美市场内,FCA的经销网络覆盖2,600家美国经销商,且在加拿大和墨西哥部署完善的分销网络。这些筹码都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收购的理由。

其实这并非FCA第一次涉及同东方巨龙的“绯闻”。2016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访美,代表团人员中包括时任广汽董事长的张房有,当时FCA在北美总部接待过中方代表团一行。随后意大利媒体披露称,广汽集团正就收购与FCA协商,但该说法被当事方否认。

美银美林分析师约翰•墨菲(John Murphy)在2017年1月底特律Automotive News全球大会上预测,三到五年后,债务缠身的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有可能被一家中国车企收购,并宣称交易背后可能有中国政府的影子。

现实和梦想的距离

“看上去很美”,在这里形容收购FCA或许相当贴切。中国车企如果要收购FCA,至少有四大门槛需要跨越,不管是被点名的四家车企,还是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目前都还不具备确保逾越门槛的把握。

首先是资金问题。

就已有信息看,中国车企针对FCA大多是着手整体收购。也许部分车企主要就是冲着Jeep这样的品牌而去,但对于目前债务居高的FCA来说,不可能仅仅脱手旗下最能赚钱的良性资产,而陷入饮鸩止渴的泥潭中。那么,中国车企将面临着“吞掉全球第八大车企”的严峻考验,这块“美味”拥有近500万辆的产销规模,以及远超上汽之外所有其他中国车企的市值。

那么中国车企的“蛇吞象”压力有多大?不妨看一看被点名的四家企业的家底,按照2016年年报所给出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物总额:

·东风汽车集团人民币296.01亿元;

·吉利汽车人民币150.8亿元;

·广汽集团人民币125.80亿元;

·长城汽车人民币18.92亿元(去年经营活动流出资金大增)。

根据最新股价,FCA市值约为3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64亿元,接近东风集团现金的8倍,吉利的16倍,广汽的19倍,长城的125倍。要知道,“稍高于市值的报价”甚至还让FCA嫌低了。不妨再拿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时候的家底和标价对比:2009-2010年吉利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物总额为人民币44-45亿元,收购沃尔沃价格为18亿美元,差距远小于如今中国车企现金和FCA市值。即便如此,吉利为了完成收购沃尔沃,仍然花费了巨大的力气。

其次,意大利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给收购意大利资产带来风险。

意大利如今被视为“欧元区的黑天鹅”,GDP年增长率只有欧元区平均水平的一半;按IMF统计不良贷款达到3,560亿欧元,相当于意大利银行贷款总额的18%,意大利GDP的20%,居高的不良贷款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能力,并迫使资金从更具生产率的经济板块流出;意大利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为133%,2018年这一比例预计为131.6%,当欧洲央行开始像市场预期那样开始加息时,意大利将变成“山大压力”。

于是IMF在上调今年意大利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仍然强调该国经济的下行风险巨大。如果中国车企收购股票在米兰上市的FCA,必须考虑到意大利股市受挫后资产贬值的风险。从另一个角度说,以现在300多亿欧元的价位看,恐怕FCA价位处于高位,未必是购入的最佳时机。

第三,规模掌控能力面临的挑战。

按照2016年全球销量,FCA虽然同比微跌0.4%,但仍然以472万辆排在本田之后、PSA之前,在全球汽车集团中名列销量榜第8名。500万辆级别的产销规模,迄今中国只有上汽集团能够实现,而且一定程度上借助了海外的力量——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这两家合资公司占去近三分之二的销量比例。整个东风汽车公司今年完成450万辆都艰难,上市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则更低。长城和吉利眼下都是100万辆级别的规模。

可以说,中国目前没有一家车企能够独立掌控500万辆产销规模的运营。100万辆、500万辆和1,000万辆,在全球布局、产品阵容、人员架构、销售渠道、研究开发、营销传播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有着巨大差距。从任何一个档次跳到另一个档次,量变都足以引起质变,这也是大众丰田通用遭遇“千万辆魔咒”的原因。

如今中国好不容易出现了长安、吉利和长城三大百万辆级的自主车企,距离FCA这种级别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借助足够的资金力量吃下FCA,国内车企也缺乏足够的经验去成功消化、运作。

第四,多品牌带来的考验。

FCA为何要抛售法拉利?一是债台高筑,急需现金,二则如CEO马尔乔内所言,独立后的法拉利能够发展得更好。即便是FCA这样的巨头,在面临数量太多、定位太高的品牌时,也会面临苦恼,如果将这个难题交给中国车企呢?

如果不考虑合资企业,中国有几家车企能够成功独立运作多个调性不同的品牌?除了差异不大的五菱与宝骏,真正有资格当得起这顶帽子的,恐怕也只有吉利了。而奇瑞、长城都还没能真正完成多品牌战略的成功,无论是回归“一个奇瑞”、“观致之痛”还是长城轿车的失败,都是无法掩盖的伤痕。

FCA若售予中国车企,后者将接纳至少Jeep、Ram、克莱斯勒、道奇和菲亚特五大品牌,即便是吉利也没有突然运行五个差距巨大品牌的经验。倘若只是学习印度塔塔,收购捷豹路虎后较少介入运营和研发,那对中国车企来说,除了徒增规模和有限的投资收益,意义又何在呢?

对于中国汽车,如今并购之路几乎成为壮大之路的代名词,但是标的如何同自身能力匹配,则应当冷静客观考量。与其完整收购难以消化的FCA,更为切实可靠的做法或许是持有FCA一定股权,从而获取技术,类似东风之于PSA。在这期间仍需要诸多博弈与斗争。

从来做大需要善积跬步,而非一步登天。中国车企的收购之路,且行且慎重。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2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