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车话】德国大众,全力狙击中国“特供”车

原创 文/Poinko 时间:2024-01-21 19:24

这枚回旋镖来自二十年前,主打的就是一个“抽象”。

“特供”这个词,对中国人民来说拥有两重含义。

在大多数语境下,这代表着只有拥有特权的“特殊群体”才能享用的东西。比如特供酒、特供烟、特供食品等等——无一例外,都是一般人平常无法享用的好东西。

640 (1)

“特供车”实际也并不只有负面意义。比如上海大众开发的朗逸,堪称国内合资企业的经典之作

然而只要在这个词后面加上一个“车”字,其含义瞬间就会倒转一百八十度,成为了集“减配”“高价”等负面信息为一体,专门用来割中国消费者韭菜的存在。

针对各种合资车的减配、胡乱修改等等,以及各类号称“专为中国市场开发”进口车的吐槽,笔者从小到大都是没少听的。以至于在十三四年前,笔者买第一辆车的时候,一群朋友还聚在一起出谋划策了一番,并给出两条强烈建议:

1.    鉴于国产品牌实在不靠谱,所以建议你一定、必须、无论如何,买一台合资车;

2.    大部分合资品牌旗下符合你需要的车型中,比较“良心”的不减配或者减配比较少的车型包括:XX、XX、XXX。

自主品牌与中国汽车工业,依旧任重道远——这是笔者当时就充分认识到的内容。但我当时未能意识到的是,“特供车”和“减配”这事,其实是“回旋镖”,只不过丢出去以后回飞的周期,比较长而已。

“德国人应该停止购买大众汽车。为了让中国人仍然可以购买ID.3,大众将(这款车在中国市场的)价格降低至15000欧元。但在德国,其报价仍为40000欧元。大众(是不是)认为德国人很蠢?因为(确实)非常愚蠢啊!”

640 (2)

去年7月的时候,一位名叫朱塔·达斯·古普塔(德语Jutta Das Gupta,并非西斯尊主)的女车主,在自己的推特上疯狂吐槽大众ID.系列中、德市场差别巨大的定价问题。

而她的上面这番发言,用我们的话就是——大众当我们德国消费者是韭菜,割我们去补贴中国用户。

这通吐槽代表了当时数以百万计的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车主们的心声,所以一经发表即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并被大量地转发,然后激起海啸一样的回应。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当时的呼声之大,以至于大众集团方面也被迫提出来,针对部分问题进行澄清。

比如说将中德市场同款车型的巨大差价,归咎为本土生产电动汽车时更高的成本,而不是和网上阴谋论盛传的那样是割德国车主韭菜。

640 (3)

其实吧,如果要对比中国市场降价后的售价,大众ID.系列在欧洲和美国的售价都挺离谱的

此外,大众的发言人在当时某次新闻发布会上,借着记者的提问,大倒苦水:中国市场较之欧洲市场,在人力成本和能源成本上的优势实在是太巨大了。

特别是后者,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德国车企最近一年半里在欧洲生产的能源成本,几乎增加了150%——这还是建立在德国政府一直提供巨额补贴基础上的结果。

而德国媒体的调查也倾向于支持企业的这一观点,同时也补充了另外一部分车企不愿意承认的问题——德国乃至欧洲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不够完善,大量零配件依赖从东亚地区跨洋运来。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大众乃至我德意志的车企,是有苦衷的、是负责任的、是在乎本国消费者的。所谓“割韭菜”纯属臆测!

640 (4)

关于德国电动汽车供应链这事,最近连阿拉伯半岛南端的胡塞武装,都在“添砖加瓦”来着

这些解释与理由,确实言之成理,而且很多也确属事实。然而车主们虽然无话可说,但不等于他们不会去思考——

既然如此,为什么设法进口中国版ID.电动汽车呢?特别是那边还有专供中国但非常实用的6/7座ID.6车型。

ID.系列纯电汽车目前发售的车型,根据先后顺序依次为ID.4、ID.6、ID.3以及ID.7。你问任何一个比较熟悉国内大众新能源产品矩阵的人,这都是能轻易回答出来的。但是切记,要说这个回答正确,那只限于中国市场。

640 (5)

ID.6起初为大众针对中国市场可能的需求而开发的“特供车”

实际上,ID.6是一款标标准准的中国市场“特供车”,其实质是ID.4的拉长,然后多塞了一排座位进去的结果。而欧洲这边也有一台中国市场没有的ID.5,大致可以看作ID.4的轿跑化变形车。

虽说国内不少自媒体吹过欧版ID.5这款车的“美”,但从实用化角度出发,这款车除了造型上比较优雅,实际上在实用性方面是不如ID.4的。

640 (6)

被评价为“除了好看点啥都不是”的ID.5,实用性远远不如ID.6

特别是为了美改的溜背造型,大幅度恶化了车尾空间,让原本宽敞的后排座位变得有些逼仄。

但反过来,ID.6虽是一款“特供车”,但凭借ID.系列原本就很不错的车内空间,再加长264/299mm(根据一汽、上汽版本有所区别)。

这款特供车的设计思路,针对前几年曾火热过的二胎和三胎政策,主打一个一部车解决四口、五口之家的全家出行问题。

640

上汽大众ID.6X六座版内部布局

凭借着ID.系列非常优秀的车内纵向空间优势,即使三排座位,只要各自调节到妥当的位置,即使所有座位坐满中等体型的成年男性,也并不会觉得空间很逼仄。

这样的一款车,从其销售以来南北大众两个版本的历史数据来看,似乎并没怎么打动中国消费者们。或者是,因为某些原因中国车主对它不太感冒。然而其特性似乎,却正对不少欧洲车主的脾胃。

自从2021年6月,一汽-大众版本的ID.6 CROZZ在中国交付起,实际在德国的车主社区内一直有声音在问——欧洲这边的同款车,什么时候才能有?

于是当去年7月,当德国乃至欧洲车主们终于对大众纯电汽车的中欧差价感到忍无可忍之际,部分生意嗅觉敏锐的人开始认真计划起,何不将中国市场低价的ID.电动汽车,倒去德国市场赚差价呢?

去年8月份的时候,一家地址位于德国柏林,名叫格里高利汽车贸易有限公司(Gregory's Cars GmbH),启动了一项许多德国车主一直想干的计划。

其俄罗斯裔老板格里高利·布鲁德尼(Gregory Brudny)接上了上海这边的中国贸易商关系,打算弄一批在德国车主论坛里口碑颇佳的上汽大众版ID.6X,到德国来卖。

640 (7)

早在2021年末就一直有消息说,ID.6可能要出口欧洲,然而却一直没有下文

这个计划得到了很多客户的热烈响应,以至于布鲁德尼很快就凑了22份订单。然后在12月初的时候,这批ID.6X就万里迢迢从上海这边,运到了德国汉堡港。

但这批车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经由客户支付尾款,然后尽快发货运到客户那边去。因为德国大众集团一直猫在一边,注视着格里高利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一举一动。当货运到汉堡以后,德国大众的律师迅速出动,向汉堡当地法院发起了诉讼。

所以这批万里迢迢浮海而来的“中国特供车”,上岸后被第一时间转入了扣押货物仓库。

关于这批车的状况,有媒体说是新车,但也有消息指出是那种所谓的“零公里二手车”。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总之这是一批“事实上的”新车无误。但不管是新车还是二手车,大众集团的要求都很明确——所有的车辆必须销毁,一个螺丝都不得流入德国市场,而且费用(每台约15000欧元)必须由格里高利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承担。

640 (8)

截止目前,这批ID.6X甚至没能出汉堡港港区

此外,在车辆被扣押期间,每个月将会产生800欧元/台的保管费用。这笔钱自然也得布鲁德尼来买单。

简而言之就是,德国大众不但对这批ID.6X欲除之而后快,而且要让胆敢进口这批车的格里高利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承受巨额损失——如果能就此破产倒闭,则以儆效尤的效果自然更好。

针对己方显而易见的打击行为,德国大众给出的理由一大堆。

首先,其认为在自己的产品体系内,中国和欧洲之间不属于平行销售渠道。这些车辆按规定只能在中国生产和销售;

其次,德国大众刻意强调在华生产的ID.6其实就是德国的ID.4的七座版本,而非“真正的”ID.6,德国大众自2022年末起,就一直在对“真正的”ID.6车型在做测试,并且为了说明这一点甚至透露了其电池组与84.8kWh的中国特供版ID.6不同,为82kWh;

640 (9)

从2022年末起就一直被拍到的疑似欧洲版ID.6的测试车型,看起来像是ID.5的加长。据说大众内部对其的代号为 Aero B

最后,鉴于欧洲有强制法规要求,在销的所有汽车必须强制装备紧急呼叫系统,而中国则没有此项规定,而且中、欧在充电口规格方面也有差异,所以大众强调纵容这些中规车销售,将会给购买的用户带来混乱体验同时引起售后网络的麻烦。

上面这三条洋洋洒洒,看似理由充分,但其实都有很大的问题。

实际布鲁德尼早在策划这桩生意之时,就已经把他所能考虑的所有手续都给走过,并且拿到了尽可能多的规格书。其中就包括中国贸易伙伴这边设法开具的,证明这批车辆获得全球销售授权的文件。

同时鉴于德国大众竭力作梗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格里高利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已经第一时间就按照规定缴纳了10%的车辆进口税,以及德国本地的增值税。从纳税和手续方面,这单买卖其实是抓不到把柄的。

而完全合法以及足额纳税这一点,实际也可以从侧面说明不少问题。

有关布鲁德尼先生拿车的价格,目前并没有被披露出来,但有消息指出应该在27万人民币以下,车型为非四驱长续航版本。

640 (10)

即便算上各种税费以及一万多海里的运费,ID.6X仍旧有足够的价格空间,故德国大众欲置运销公司于死地,是完全刻意理解的

这里我们假设车价为26.5万人民币。根据欧洲对华进口汽车10%的关税,以及德国方面的增值税以及运费。则这批车连同运费,到港价格不过33万人民币,按照目前汇率折合欧元略超过4.2万而已。

那么,其成本在德国这边有多少价格空间呢?上面我们提到过的ID.5车型,在欧洲售价为46515欧元起,至47550欧元,特殊的GTX版本则为53615欧元。

有鉴于此,想必各位已经充分认识到,为什么格里高利·布鲁德尼愿意甘冒巨大风险和德国大众这种巨头作对。而德国大众为什么要不惜把事情弄那么难看,除了毁掉这区区22台中国特供版ID.6X,还试图把格里高利·布鲁德尼连同他的企业一并整死。

640 (11)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格里高利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事先把手续和文件搞的太全……

这要是口子一开,以后是个德国经销商都从中国这边串货,那么谁还买欧洲本地生产的高价电动汽车呢?

所以,只恨德国没有“投机倒把罪”啊……

无论是巨大的在华利益,还是目前无论产品和相关技术方面,包括大众在内的德国汽车集团,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可以说是毫无办法且无力招架。更何况,除了中国那堆新势力,这不还有一个特斯拉么?

然而正所谓——我奈何不了洋人中国人,还弄不了你么?而且吧……到底是哪些人在阻止老欧洲人享受物美价廉的产品呢?

但笔者在简介里说的“抽象”其实并不是指这。这事本身,用目前的网络用语,充其量是“生草”而已。真正可以说是“抽象”的,其实是这个——

640 (12)

而为了洗地,包括这位典中典的这一小撮人,甚至还搬出了“德国有不限速高速公路”这个借口……这就仿佛是说,哪怕基于MEB平台全系限速160km/h的大众ID.车族,只要在德国生产就真的能够“不限速”一样。

在中国制造业全面发展、成熟,中国汽车产业度过了蹒跚学步与青涩幼稚的时期,开始挑战老师的这个时代,在这个中国的普罗大众开始对整个发达国家全面祛魅的时代,竟然还有许多人对“洋大人”心怀怯魅,甚至不惜要捂住旁人双眼……

“在这边待到现在,能让我抬不起头的只有太阳。”

上面这句,出于一名靠“走线”偷渡去美国,最后只能靠要饭糊口的“润人”之口。许多国内网友,日常将在线围观这些“润人”在海外的各种碰壁、出丑作为乐趣,并非常刻薄地戏称其为“电子宠物”。

640 (1)

关于这事,目前网上段子已经满天飞——此为笔者感觉比较有趣的一个

但笔者感觉吧,即使“电子宠物”比之上面这个“抽象”的存在,还是要高上许多的。

关于该事件,笔者后续会继续关注下去,如果有新的进展一定会及时撰文。但形式,将不限于“一周车话”栏目。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