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宝腾,吉利全球化目标再加速

原创 文/杜余鑫 时间:2017-05-24 11:59

吉利最终还是拿下了宝腾汽车,这离吉利全球化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胶着了半年之久的吉利并购宝腾一案终于有了结果。5月24日,路透社消息称,吉利汽车打败了潜在竞标对手PSA集团,同意向DRB-Hicom购买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宝腾,并获得49.9%的股份,同时还将获得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双方将在该关键条款协议基础上继续展开谈判,预计于2017年7月中旬前签署最终协议。

与此同时,宝腾汽车母公司DRB-Hicom发布了通知,称将策划重大资产重组,暂停股票交易,业内分析可能是为这次并购做准备。2016年,宝腾汽车从马来西亚政府那里获得15亿吉特林,得到这份支持的条件是制定复苏计划,并引入外资伙伴。

对于并购事件,虽然从去年11月初就传出了消息,但彼时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布辟谣称“吉利与马来西亚进行过谈话,但仅限于技术合作。”然而到了今年3月份,在全国两会期间,李书福则表示“收购一事有这个影子,但并不像外面说的那样。”不过很快,外媒又披露称,因为宝腾控股股东DRB-Hicom在收购一事上不断改变的计划,引发了李书福的不满。

显然这一系列事件印证了本文作者在之前披露中猜想的那样,“并购一事在尚未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几乎是不会向外界披露任何信息,当年吉利筹划并购沃尔沃的初期,也并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信息。”而在本文作者向吉利内部人事的求证中,也并没有得到十分坚定的否定回答,这从侧面也印证了这一收购案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当天中午,吉利集团官方也发布了有关这次并购的申明。

在这次并购中,虽然有包括PSA集团、雷诺和铃木的潜在收购者,但最终还是被中国的吉利集团成功收购。业内人分析称,PSA受到收购欧宝一案的牵制,在财力和精力方面或许不及吉利。同时吉利所提的并购方案或许对马来西亚的汽车工业更为有利。

宝腾虽然是马来西亚“一汽”,但2016财年宝腾销量仅为72,290辆,比2015年同期下降30%,市场份额从90年代最高的70%下滑到仅为14%,并且低迷的销量已经严重拖累了宝腾的母公司,为此马来西亚政府也提供过资金援助,但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一直在产品与技术短缺的难题下挣扎的宝腾,利用外资来激活马来西亚的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从吉利提出的竞购方案,或许对宝腾以及马来西亚汽车更为有利。根据外媒消息,吉利竞标方案中包括了投资帮助宝腾提升销量到其90年代的水平(20万辆以上);或者向宝腾提供(Volvo协助开发的)技术和原型车(帝豪、博瑞、博越),以宝腾品牌名义在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市场销售,目前宝腾在马来西亚有两家工厂,年产能为40万辆,但当下产能严重过剩。另外也可投资或者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提升莲花的销量,帮助莲花和宝腾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马来西亚智库的一位人士表示:“尽管人们担心中国车的质量不好,并害怕所谓的”中国入侵”,因为近年来马来西亚有不少土地出售给了中国人,这在情感上让人无法接受,但吉利汽车控股宝腾对宝腾来说一件好事。”马来西亚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所的Azrul Khalib表示:“过分多愁善感,民主主义意识太强对宝腾没有好处。”Azrul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未来吉利未来如何发展宝腾,“吉利像拖着一个孩子一样向前,宝腾又踢又叫,令人心疼,但总有东山再起的潜力,从新赢得我们的尊重。”

几天前,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高峰论坛开幕前夕在个人网站和《南华早报》上发表题为《马来西亚为何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署名文章。纳吉布在文中说,“‘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亚洲地区继续崛起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包含了各国友好、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以及向世界范围内开放的精神。”从这一层面来看,吉利并购宝腾汽车的落地,有这一因素的推动,更是两国在政治和国家战略上的进步。

作为中国的好伙伴,马来西亚可是中国企业走向东盟、穆斯林世界、印度市场的起点国家。吉利成功并购宝腾,将在汽车工业方面给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科技提升和国家形象提供助力,也彰显“一带一路”互利互惠”、能够给沿线国家的民众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内涵,提升中国在东盟各国的形象地位与国际影响力。

李书福曾说,“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完善我们的国际化战略,吉利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定型,如何更好地整合全球有可能利用的资源,为吉利的全球化战略提供服务,这是摆在吉利面前的课题之一。”此次收购案的成功,也符合李书福与吉利汽车的终极目标: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全球十强的汽车公司。不难发现,吉利成功拿下宝腾,这离吉利全球化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3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