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美离“沪”?汽车产业危机四伏

原创 文/曹佳东 时间:2022-04-23 17:30

如果停摆加剧,安森美不一定是第一个,但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持续一个月的疫情突袭,让整个上海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产业冰冻期。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更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孤立无援”,什么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怆。

而于汽车行业来说,上海的长时间停摆,不仅令全国的汽车市场再一次进入了至暗一刻,亦令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全球化的步调几近脱离。

7c92607b23dd60463c5c73d300cba7a2

地处疫情震中的上汽集团,其处境之艰难已经开始在刚刚过去的3月显露,销量大幅度下滑的同时,包括全新车型大众凌渡L、智己L7、MG5天蝎座等在内的推广工作全面暂缓,实则也在为上汽往后的市场开拓中埋下了隐患。

虽然放眼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链,大部分相关企业经由政府的协调,已经启动了复工事宜,可由疫情不定期抬头而引发的后遗症,跨国零部件公司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也愈发变得暧昧。

说即刻撤出中国还不至于,但重新审视中国在自己全球化产业中的地位,倒也是真的。更何况,随着国际局势骤变,为了避免贸易环境受此影响,这些公司在产业链的分工上必然要做出变动。

cf2763008b8cf7dbd6e4868caba0b2cc_副本

此前,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半导体行业巨头的美国安森美,就对外表示称,将关闭位于上海的全球配送中心。并因为疫情的反复,安森美他们已决定将业务转移至新加坡和菲律宾马尼拉。

或许我们不能断定,安森美关闭其配送中心究竟是短期内的决策,还是长期的打算。中国各大城市反复在疫情中选择停摆的决策,又是否会令那些类似的外国企业做出同样的决定。可从安森美此刻的决策中,却能看到这些企业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一丝预兆。

以安森美为例,前身是摩托罗拉公司半导体部门的它,在20年的发展和并购后成长到今天,得益于全球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考虑对现有基盘的维稳和对自身产业边界的拓宽。

55ef65fdc1fd0f24c132d6942468d15b

中国是新能源汽车成长的桥头堡,是其立足于此的底气。但很显然,面对东南亚全面开放的市场格局,中国对疫情的“零容忍”而反复导致其在中国的生产制造停工,势必会令安森美动摇自己的全球布局。

资本从来都是逐利。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是成立的。哪怕中国个大城市每次都能尽快实现动态清零,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会使之心生顾虑。

众所周知,当全球车企转型进入电动时代,安森美在包括汽车MOSFET功率半导体、IGBT模块等汽车系统、CMOS图像传感器等相关领域,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也就意味着,其业务发展是禁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市场停摆的。

0fc6f1033f2d82eee4aeaf3d620bb55a

令据其2021年财报显示,安森美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67.40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占比近三分之一。如果安森美无法对其在中国处境有着一个很好的前瞻性布局,后期出现的连锁反应必然是其无法承担的。

而今,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当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选择在疫情中躺平,像安森美这样巨型跨国企业,想要离开中国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些企业眼中,倘若中国已经无法让它们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推进环境,那么,向东南亚等人工低廉,物流不受限制的地区转移,何乐而不为呢?

只可惜,从中国的角度去看,一旦外资企业选择大批量离开,由此产生的次生害又能否承担的呢。它们走后,数以万计的下岗工人何去何从,好不容易建起来的产业链缺失几个关键环节该如何弥补……太多的问题都将接踵而至。

1fa8f7f919a80fe4ae2069381c4eb92d

就像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仅外商投资企业为当地的工业总产值贡献度就超过了50%。即便外资的全面离开不是即刻会发生的,有些损失也将是无可找补的。

早在几年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就曾用威逼利诱的手段,倒逼美国企业退出中国,重回美国建厂。彼时,有很多选择利益为大的企业并未过多听从此命令。但行至当下,当它们发现中国的防疫政策受到如此大的挑战,而上海的防疫表现又是如此拉胯,总有些事情的走向会出乎意料。

安森美不一定是第一个,但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